75 个产品
  • 全国通用粮票

    浏览量:695次
    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1955-199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物,作为购粮凭证深刻影响了近40年的社会生活,最终随改革开放退出历史舞台。

    4 ¥ 0.00
  • 光绪元宝

    浏览量:2314次
    光绪元宝:历史遗珍,收藏瑰宝
    光绪元宝,作为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收藏爱好者与历史研究者的目光。
    一、历史溯源
    光绪元宝诞生于晚清光绪年间,彼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经济模式受到西方列强经济入侵的强烈冲击。
    二、种类与特色
    光绪元宝种类丰富,涵盖了银币和铜币两大类别,且根据铸造省份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版别。

    24 ¥ 0.00
  • 上海壹两“无射线”

    浏览量:3577次
    “上海壹两”是1867年香港造币厂刻模试制的一套样币,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外来通货充斥,对华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要收入
    19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鹰洋虽逐渐取代西班牙本洋,成为中国内地流通最广的银元,但尚未完全站稳脚跟,英国企图分占中国银元市场。
    - 香港割让给英国后开埠以来无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
    - 香港造币厂开张后,所制造的银元未被民众广泛接受,新任港督麦当奴想把产品卖到中国,以谋取最大利益。
     设计特点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形图案,分有有射线和无射线两种
    背面:为英国皇室及嘉德勋章图案,四周环绕英文“上海一两”、铸地“香港”、银币成色与铸造年份
    “上海壹两”存世量极少,每种版式皆存世寥寥;由于上呈样币最后选定为有射线版,所以无射线版试铸较之更少,存世稀若星凤,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名珍,在收藏市场上价格高昂。
    - 见证了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变革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货币市场的觊觎和争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38 ¥ 0.00
  • 开元通宝

    浏览量:3325次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621年)所开铸的唐代主要流通货币,
    自西汉武帝至唐初,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大小轻重无统一标准,通货状态混乱。隋炀帝大规模工程及军事外扩,使国库亏耗,隋末经济危机,货币质量恶化,民间甚至剪铁、裁皮、糊纸为钱。唐高祖李渊初入长安时,钱法大乱,改革币制势在必行。
     形制:沿用秦半两、汉五铢的方孔圆钱造型,外圆内方。初唐武德开元通宝光背无文、外郭较细,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外郭变宽变粗,晚唐会昌开元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
    钱文:由给事中欧阳询监制并书写,“开元通宝”四字,“开元”典出汉代班固《东都赋》,意为开辟新纪元,“通宝”即通行的货币。其字含八分篆隶,结构精严,笔力险劲。 
     
    货币制度:结束了钱币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开始向抽象化、符号化转轨,开创了通宝元宝币制,一直流传了1300多年,对后世货币制度影响深远。同时,它也是中国度量衡十进位制的开端,以十进位的一两十钱制由此而来。
    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促进了东亚乃至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93 ¥ 0.00
  • 湖南省造双旗币

    浏览量:3682次
    这枚双旗币,一面镌有交叉的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旗帜猎猎,似能听见当年革命的号角与呐喊,那是时代变革的激昂旋律;另一面嘉禾纹饰舒展,寓意着对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承载着百姓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2 ¥ 0.00